Back to Chemistry

探討海洋真菌之菌液對EB病毒的活性抑制效果

蘇珩瑄


摘要

Epstein-Barr virus (EBV) 為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,潛伏於約九成成人體內,是第一個被證實會導致癌症的病毒。本實驗從 31 種真菌菌液萃取物,經抗 EB 病毒活性初步測試,挑選出抑制效果較佳之菌 Westerdykella dispersa 大量培養,以 Sephadex LH-20 進行初步分離,將所得之 3 組樣品接續進行抗 EB 病毒活性測試。由測試結果及樣品量的多寡選擇 3-49-2 繼續進行中壓液相層析,使用 DCM 和 MeOH 為流動相,以濃度梯度流洗,依分離結果合併為 9 個樣品再次進行抗 EB 病毒活性測試。接著以抗病毒效果較佳的樣品 3-55-2 及 3-55-3 繼續進行高效能液相層析,以不同比例的 MeOH 和甲酸為流動相,依各個化合物的極性不同、滯留時間不同分離出純化合物,得知五個化合物分別為 Auranticin A、Pilobolusone C、Auranticin B、Dykellic acid 以及 Epi-Radicinol,對其進行最終的抗 EB 病毒活性測試,其中以Auranticin B 具有最好的抑制 EB 病毒能力。


研究目的

在經分離純化後之真菌菌液中測得具有抗 EB 病毒再活化的純物質。


研究過程與方法


研究成果與展望

本實驗成功將 Westerdykella dispersa 之菌液經由 Sephadex LH-20、MPLC、HPLC 分離純化為五個化合物— Auranticin A、Pilobolusone C、Auranticin B、Dykellic acid 及 Epi-Radicinol,這些化合物在 100 μM 濃度下皆能夠抑制 EB 病毒,其中以 Auranticin B 抑制 EB 病毒之效果最佳,但因其 Tubulin 在底片上的呈色與控制組相比也較弱一些,推測 100 μM 濃度之 Auranticin B 可能具有細胞毒性,因此後續實驗可繼續將其濃度以序列稀釋的方式調降,測試出該藥物的50 % Effect Concentration。另外,經過對比我也發現 Auranticin A、Pilobolusone C 及 Auranticin B 之結構非常相似,僅有一個官能基不同,透過抗 EB 病毒活性測試結果可知三種化合物抑制 EB 病毒再活化的能力也不同,故推測不同官能基會對抗 EB 病毒的效果造成明顯影響。